
比特币在今年早些时候创下约 126,000 美元的历史新高后,又跌回关键的 100,000 美元下方。这一跌势引发了本轮周期中最大规模的爆仓连锁反应之一,数小时内超过 10 亿美元的多头杠杆仓位被清算。市场情绪迅速从贪婪转为极度恐惧,尽管宏观和监管面整体看似偏利好:降息、量化紧缩结束、新的加密法规以及不断增长的 ETF 管线。
结果?市场出现明显分歧。一部分交易者认为本轮周期高点已经过去,另一部分则认为被迫抛售反而创造了入场机会。那么,这到底是一场长期下跌的开始,还是更大流动性牛市中的一次猛烈回调?让我们逐一拆解。
为什么比特币会下跌?
1. 隐性杠杆终于爆掉了
比特币创出新高的过程中,期货市场积累了巨量的杠杆多头。当价格停止上涨后,这些高杠杆仓位变得脆弱。当比特币从 12 万美元回落至 10 万美元附近时,自动清算开始触发,每一次清算都会带来更多卖压,形成加速下跌的循环。
2. 资金轮动至 AI 与半导体
全球资金转向了表现更强劲的主题,尤其是 AI 与半导体板块,在贸易谈判改善和企业盈利强劲的推动下更具吸引力,相比之下,加密资产被视为更高风险的投机资产。
与此同时,加密市场出现疲态。利好消息的刺激作用不断减弱,而利空影响反而变大。这是典型的周期末端特征:买方力量开始衰竭。
3. 宏观信号尚未完全跟上
政策在放松,但经济尚未同步复苏。
利率正在下降,资产负债表紧缩正在结束。
但制造业等通常在复苏阶段走强的活动指标仍低于 50。
一些宏观分析师认为当前市场处于“拉长的周期”:条件在“纸面上”改善,但尚未真正启动推动风险偏好的增长引擎。换句话说,通常在减半后出现的流动性浪潮只是被延后,而非消失。
这次是谁在卖?
1. 机构通过 ETF 兑现利润
经历数月的净流入之后,比特币现货 ETF 的资金突然转为净流出,部分大户在高位赎回份额。
2. 长期持有者将币转入交易所
链上数据显示,长期未动的休眠地址开始转账。一些早期投资者和长期持有者借助高价与 ETF 的流动性选择获利了结。
3. 矿工增加抛售
随着能源成本上升以及对未来价格的不确定性增强,矿工在关键支撑跌破后加大了新产出比特币的出售力度。
4. 公司减少资产负债表持币
部分在早期阶段增持比特币的企业选择出售部分持仓以偿债或强化资产负债表。规模不算巨大,但在敏感时点仍会增加市场供给。
5. 杠杆清算:超 10 亿美元多头被扫
在关键技术位被跌破后,保证金与期货多头遭到强制平仓,超过 10 亿美元的多头爆仓成为压倒 10 万美元关口的最后一击。
稳定币供应持续增长,这意味着什么?
即便比特币下跌,美元稳定币总市值仍升至超过 3000 亿美元的新高,USDT 与 USDC 均在扩张。
这点重要的原因有两个:
1. 加密市场内部的“海量干火药”
一个关键指标 —— 稳定币供应比率(SSR)当前处于低位。历史上,SSR 较低通常出现在周期底部附近,代表稳定币购买力相对比特币市值来说非常充足。
如果信心回升,这些稳定币流动性可以迅速回流至 BTC 和其他资产。
2. 稳定币在现实世界的使用正在扩大
稳定币不再只是闲置资金,它们越来越多地用于:
– 支付与跨境汇款
– 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
– 借贷与收益
– 全球美元流动性需求
监管机构也在加强储备与审计要求,进一步提升信任度。因此,稳定币的增长反映了真实应用场景,以及一旦恐慌消退便可回流风险资产的庞大资金池。
熊市?还是健康回调?
按教科书式定义,比特币目前确实符合熊市条件:
– 自高点回落超过 20%
– 持续低于 200 日均线
– 链上成本基准指标开始下行
历史上,当这些指标跌破其一年均值时,动能往往会减弱,意味着更深的调整甚至更长时间的下行趋势。
交易者关注的关键下行区间:
92,000–95,000 美元 → 回调区 + 期货缺口
80,000 美元出头 → 周线 100 日均线
70,000 美元中段 → 前期盘整区间
这些并非必然触及,但都是合理的看跌情境。
中周期重置的理由
尽管价格大跌,多头叙事仍未终结。
1. 过度杠杆已被清洗
市场完成了清算过程,交易所与稳定币体系没有出现重大系统性风险。
2. 更强的买方可能正在接盘
被迫卖盘往往会将筹码从弱手转移到长期投资者手中。
3. 估值指标进入“深度价值区间”
Bitget 研究指出,MVRV 与其 365 日均线的关系值得关注。历史上,当 MVRV 在上行趋势中跌破该均线,比特币随后几个月往往会出现大幅反弹。
4. 宏观信号指向延迟的流动性浪潮
– 活动调查仍偏弱
– 利率正在下行
– 流动性逐步改善
– 政府财政赤字庞大
– 各国央行隐性支持债务负担
这种环境通常有利于黄金与比特币等稀缺资产。黄金近期的走强意味着宽松条件正在形成。如果流动性浪潮真正到来,其峰值可能更靠近 2026 年,而非 2025 年。
什么能让比特币重新走高?
1. 时间与稳定
市场需要时间消化强平。随着恐慌淡化、抛售耗尽,即便小幅利好也能带来快速反弹。
2. 全球流动性回升
随着量化紧缩结束和降息推进,整体金融环境正在转向宽松,加密资产历来在流动性扩张时期表现更强。
3. 监管明朗与新产品落地
更清晰的数字资产与稳定币规则、现货 ETF 的增长,以及潜在的大型山寨币 ETF 审批,都可能带来新资金流。
4. 长期稀缺性叙事仍稳固
比特币作为“硬数字抵押品”的角色依然成立。随着更多价值迁移至加密网络(包括以太坊和高速链),网络效应将支撑底层资产估值。在法币持续贬值的世界,稀缺资产通常表现更优。
最终观点
如果商业周期最终加速、流动性强劲回归,那么本次跌破 100,000 美元可能会被视为一次痛苦但必要的重置,而非比特币长期叙事的终结。